曾国藩、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的三大名臣,可惜的是,这样三位了不起的人,却死的非常痛苦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(相关资料图)
首先看曾国藩。
曾国藩可谓是一个完人——理学家,战略家,湘军统帅,内阁大学士,剿灭太平天国,可谓立下了不世之功,但就是这样一个神人,晚年处理天津教案,一下子栽了。
天津教案之所以发生,跟法国领事丰大业对中国人开枪有直接关系。
曾国藩当时是直隶总督,慈禧太后点名让曾国藩处理此案。曾国藩调查后,发现有4个中国人参与了杀人事件,在这种情况下,你处理这4个人应该没有问题,但曾国藩是一个政治高手,他知道,单单处理这4个人,法国人是不会满意的,于是在法国炮舰的威胁下,处死了16个中国人,而后来的12个人,根本就没有参与杀人案,只是曾国藩认为,不杀那么多人,法国人不满意,就这样,这多出的12个人就成了曾国藩的刀下之鬼。
要知道,曾国藩外号叫曾剃头,早年在湖南训练湘勇时,他就以杀人如麻著称,他的理论根据是,乱世要用重典!
当地一个秀才,因为无意中救过一个陌生人,而这个陌生人后来成了匪首,有两个痞子跟这个秀才不对付,便制造了秀才跟匪首来往的信件,嫁祸于秀才。
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,这名秀才通匪,证据不足,但曾国藩怎么看呢?我知道你这个秀才可能是冤枉的,我就是要杀了你,我要让天下读书人知道,跟匪徒勾结,没有好下场。
就这样,这位秀才被杀,曾国藩假惺惺地给秀才家属银两,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的人,他根本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。
这一次处理天津教案,他又故伎重施,他心里清楚,那12个被判死刑的人,只是到了现场,没有直接杀人,但为了让法国人满意,他又砍了这12个人的脑袋。
当时国人非常愤怒,清廷也马上翻脸了,曾国藩落了个里外不是人,真可谓是,一世英名,毁于一旦。曾国藩后来回任两江总督,他疚愧不已,就在这不断的内心折磨中,他突然死去,可能死于脑出血。
再看左宗棠。
左宗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,后又收复新疆,等到法国在越南挑衅后,他力主开战,但看到清廷和李鸿章的妥协和退让,他痛不欲生,天天做梦要上战场,而就在他生命的后期,他的左膀右臂胡雪岩和王德榜,被投降派李鸿章打击报复,而他本人也无能为力,徒呼奈何。
最后看李鸿章。
李鸿章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人物,几十年的奋斗,毁誉参半。
八国联军进京之后,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跑了,擦屁股的事交给了已经奄奄一息的李鸿章。
李鸿章住在北京贤良寺,天天要和联军代表进行艰苦的谈判,俄国公使拿着文件来到李鸿章的病榻前,逼迫李鸿章在中俄交收条约上签字,甚至想强迫李鸿章的助手拿出李鸿章的官印。
李鸿章听了,闭上眼睛不答话。周馥(洋务运动后期的操盘手)大哭,哭声惊醒了李鸿章,他突然又睁开眼睛,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。
周馥只好安慰他说:“俄国人说了,中堂走了以后,绝不与中国为难!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!”李鸿章这才瞑目。俄使气死李鸿章的传闻在当时的《纽约时报》也有记载,题目是《李的逝世是和外交官的争论》。
如果按照这条消息看,李鸿章是被俄国公使给活活气死的,当然,他此前身体已经长期有病,数次晕倒。
这三个名臣,为什么都不得好死呢?为什么都要在临死之前经历极端的痛苦呢?
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弱了,他们连死都死得不太安详!
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李鸿章的临终诗:
劳劳车马未离鞍,
临事方知一死难。
三百年来伤国步,
八千里外吊民残。
秋风宝剑孤臣泪,
落日旌旗大将坛。
海外尘氛犹未息,
诸君莫作等闲看。